不知怎么,这段时间总是在回忆过去的往事,翻看那散发着淡淡油墨味泛黄的旧书。如果说,第一次阅读《伊豆的舞女》时,我的感受是羞涩、憧憬以及温暖的,那么此时再次草草的翻阅了一遍之后,我的感觉却是苦涩、忧郁甚至孤独的。一本小说,时隔多年,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但唯一不变的,或许永远不变的是当每每读到主人公离开少女,重返东京,在归途的船里,泪水不断地淌出来时的感动。仿佛这种情感夹杂在真实于梦境当中,连结着每一个读者关于此生与彼岸的美好愿望。

从来都不想对先生的文字做那些定性的评价,但是这些年的阅读经验让我角色:“设法活下去”仿佛成为了先生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因,无论是现实中还是作品中都是如此。非常反感那些所谓的“学者”站在理论层面对一部作品做“权威”的批评。它们躲在自己的评论著作背后苟且的维护着自己的“权威”,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完整的阅读过一遍所评论的作家的作品,更没有深入体味这个作家的创作心境。而是在社会功利,个人利益的驱使下用华丽的辞藻洋洋洒洒写出几十万字莫名其妙的语句。然后千方百计的将其推往“经典”的行列,让自己“名垂千古”。而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恰恰有那样一群跟风的“愤青”,盲目的追随着“大师”的脚步,创造了这个时代娱乐化的文学世界。

然后,先生的所谓的贬义的“颓废”甚至是“龌龊”一直被沿用至今。在许多大学毕业论文里,总能看到这样的论点。然后翻阅一下近年来的主要期刊,这样的论断大有人在。是我们太敏感,还是孩子们病了?先生本可以带来温暖的文字,那些就算含着泪也会感到温暖的文字,却被毫不留情的被推向了与“文学糟粕”只有一步之遥的境地。

有人或许会为“评论大师”辩解,会说文学评论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当今的最新评论成果是对川端康成先生“赞美一片”的盛况。那么这样,我们就真的回归了到文字的本源问题上,评论文字的创作在文学世界中究竟代表着什么。与其说讨论这个深邃的话题,不如来看看我想阐述的最痛恨的两种人,大家一定会豁然开朗:
1、  奉自己的陈年旧论为经典,不知悔悟者
2、  捧他人之所谓“权威”之论盲目跟风,不知潜心阅读者。
前者,是“大师”,后者,乃“愤青”,如此两个群体的结合,铸就了当今文学界的“辉煌”。

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批评家,在你的文章中多一些引导式的阐述,少一些定性的结论该多好;作为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多一些发自内心的沉淀,那是多么幸福。在这段阅读川端康成先生作品的岁月里,我真的遇到过许许多多这样的让人从心里敬重的过客。在与他们短暂的邂逅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温暖的感觉。无论他们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是学生还是功成名就的大家,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严谨自律自知自审的学者风范让我肃然起敬。

窗外樱花已然飘零,伊豆舞女的故事又将延续到下一个花开的雨季……